模型资源

文献解读

应用案例与研究进展

Circulation Research |器官特异性血管遗传靶向技术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etic Targeting of Organ-Specific Blood Vessels”的最新研究成果。

Circulation | 利用DeaLT技术揭示成人心肌细胞再生的来源

4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研究成果“Genetic Lineage Tracing of Non-myocyte Population by Dual Recombinases”。

Cancer Cell | SIX1-KO小鼠助揭示肿瘤Warburg效应转录调控新机制

2018年2月16日,《Cancer Cell》 发表了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叶棋浓课题组的最新科研成果“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Warburg Effect in Cancer by SIX1”,首次将miR-548a-3p/SIX1轴与Warburg效应和肿瘤生长联系起来,并阐明了相关作用机制。本研究中SIX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由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构建。

Int J Med Sci | 斑马鱼模型首次证实TIE2基因突变可导致多种畸形

2018年2月12日,《Int J Med Sci.》 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王延安课题组的合作成果“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A Venous Malformation Related Mutation, TIE2-R849W, Significantly Induces Multiple Malformations of Zebrafish ”,首次在斑马鱼体内实验证实:人类TIE2基因突变(TIE2-R849W突变体)会导致斑马鱼尾部静脉融合、颌面骨骼缺陷、眼睛发育缺陷等多个表型。本研究中斑马鱼模型的构建和表型分析、信号通路分析等实验是在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斑马鱼平台完成。

Scientific Reports | Sema3a-CreERT2小鼠用于特异靶向心脏Purkinje纤维

2018年2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又有新科研成果发表在 Scientific Reports 上,题为“Genetic targeting of Purkinje fibres by Sema3a-CreERT2 ”,提供了一种新的遗传学工具——Sema3a-CreERT2工具鼠——用于研究调节浦肯野纤维功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中Sema3a-CreERT2 工具鼠由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构建。

JMG | 斑马鱼模型首次揭示干扰素λ受体突变导致临床遗传性耳聋

2018年2月16日,国际医学遗传学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在线发表了解放军总医院的科研成果“Mutation of IFNLR1, an interferon lambda receptor 1, is associated with autosomal-dominant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揭示了IFNLR1在听觉系统中的重要作用,IFNLR1突变与遗传性听力损失(ADNSHL)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斑马鱼模型构建及表型分析是在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斑马鱼平台上完成的。

Circulation Research | 谱系示踪技术揭示心内膜细胞的血管潜能

2018年1月26日,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科研成果“Genetic Fate Mapping Defines the Vascular Potential of Endocardial Cells in the Adult Heart”的文章,揭示了成年人心脏中心内膜细胞再生冠状动脉血管的潜能。本研究中Npr3-CreER小鼠由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构建。

Nature Medicine | 更精准的谱系示踪技术问世

2017年11月13日,Nature Medicin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科研成果“Enhancing the precision of genetic lineage tracing using dual recombinases ”。该研究将 Dre-rox 重组系统引入到传统的基于 Cre-loxP 重组系统的遗传谱系示踪技术中,有效地规避了由于 Cre 表达的不特异性而导致的非特异性(“异位”)同源重组,实现了更为精准的遗传谱系示踪,为发育、干细胞及再生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上海南方模式生物作为共同作者单位,为该研究构建了10种小鼠模型:IR1, IR2, NR1, NR2, CAG-DreER, Tnni3-Dre, Tnnt2-Dre, Alb-CreER, CK19-Dre 和 Alb-DreER。

PNAS | NDUFA13条件性敲除小鼠揭示NDUFA13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2017年11月7日,PNAS在线发表了浙大医学院朱伟和王建安课题组发表的题为“Electron leak from NDUFA13 within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attenuat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dimerized STAT3”的文章,揭示了 NDUFA13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中 NDUFA13 条件性敲除小鼠由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构建和繁育。

Cell Research |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揭示Prrt2基因缺失如何导致PKD运动障碍

2017年10月20日,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志奇研究组的研究论文“PRRT2 deficiency induces 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by regulating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cerebellum”,报道了小脑和运动障碍研究进展,详细而系统地揭示了 PRRT2 在脑内的表达和功能,首次体内实验确认了 PKD 发病的 PRRT2功能缺失机制,揭示了 PRRT2 在突触 SNARE 复合体形成和囊泡释放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和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神经环路原理。文中 Prrt2 flox 小鼠由上海南方模式生物构建。

微信咨询 qrcode 请拨打 400 728 0660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